杂书茅房

《活着》-余华

摘抄

  • ‌前面已经说过,我和现实关系紧张,说得严重一点,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,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,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。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,不是控诉或者揭露,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。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,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,对善和恶一视同仁,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。

  •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‌

  • 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,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。

  • ‌在中国,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,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,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。 

  • 皇帝招我做女婿,路远迢迢我不去。

  • 少年去游荡,中年想掘藏,老年做和尚。

笔记

先看了电影才看了书。我认为电影与书,并不是谁强谁弱的关系,而是二者互为补充,各有其动人之处。电影比起书来,更温情,在结局处更是给观众和福贵一个充满可能的结局;书里的福贵呢,一个接一个的亲人离去,最后与一只叫“福贵”的老牛相伴晚年。我们从未认真考虑过在这世上活着需要多大的运气,每一次的劫后余生,是否都是我们在把祸水引渡到别人身上。说不清谁代谁受过,每个人光是活着就如此艰难。作者在告诉我们,活着就是为了活着,即是为了承担苦难,也是为了感受幸福。现在偶尔回头一想,为什么幸福时总是让人特别高兴呢,也许是因为一直都在经历苦难,幸福的出现才令人觉得珍贵。

有些像之前看的《恶童日记》,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生之苦痛,是因我们早已被苦痛锤炼了千百遍。

-

今天看了一点片段,然后回顾以前写的笔记,又有新的感悟。

我们总是给活着赋予意义,实际上活着像呼吸一样,是顺理成章无需理由的事情。

而死亡,要人去追求、要人去抉择。最后说不清到底要什么,只是活着。

2021.3.21

评论

热度(4)